浅谈文学社会学的特点4篇

浅谈文学社会学的特点4篇浅谈文学社会学的特点  《文学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方法以及运用领域概述》  摘要:它们的研究对象首先是创造和运用象征的群体(艺术家、批评家、观众等等),以及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文学社会学的特点4篇,供大家参考。

浅谈文学社会学的特点4篇

篇一:浅谈文学社会学的特点

  《文学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方法以及运用领域概述》

  摘要:它们的研究对象首先是创造和运用象征的群体(艺术家、批评家、观众等等),以及有关机构(出版社、图书商、艺术商等等),在大多数的,特别是与实证主义相近的文学社会学流派中,(b)应该遵循的规范:惯例(例如在一个社会内部的风俗,在文学中的种类规则)

  1.导言——简论文学社会学的历史

  进行文学研究有多种多样的、很不相同的方法。我们将它们分为释义、分析和社会学研究模式。然而,这种区分不应被理解为似乎上述研究模式彼此互不相干。恰恰相反,先于所有方法论具体问题的科学理论层次表明,比如要回答一个本文或一组本文有哪些社会意义也需要借助熟悉的分析和释义的方法。

  由此表明另一点,即在种种不同的阐释方式之间有着文学科学中一切方法上的努力所共同的历史始基。我们在这里谈到的是广义上的文学科学,它以一种假设作为基础:所有语文学——如德国语言文学研究、罗马语族语言文学研究、英国语言文学研究等等——的基本问题即使不完全相同也是相似的,这一点可以从历史上得到证明。19世纪,作为专门科学产生的各个文学学科都无一例外的采用古典语文学(古希腊语文学和拉丁语文学)的方法,或者按照政治的史笔模式写出了文学史。简而言之,文学史是作为普通历史的一个方面来处理的,撰写文学史的研究者通常就是普通历史的撰写者。

  但是,当时文学史与政治史的联系还不具有狭义的社会学意义。虽然18世纪间首批哲学的社会学说已有成书,可是,作为认真的科学的社会学则是19世纪后期的产物。例如:为了撰写文学社会功能变迁史,人们首先需要一部从方法上得到论证的社会史,而这部社会史又依赖于社会学说的科学的手段。在19世纪产生的对文学社会学有影响的社会学说中,奥古斯特·孔德(实证主义)和马克思、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具有最重大的意义。正是由于有了他们的理论,经验-实证的文学艺术社会学和唯物的文学艺术社会学才得以区分开来,这一区分至今仍制约着该领域的基本讨论。

  这两种流派的区分何在?在此,作一简单阐述:

  a)实证主义的出发点是艺术和文学构成了社会的部分系统,这些部分系统有待于社会学家不加夹偏见地加以研究。文学和艺术的象征化过程,原则上是与宗教和科学的象征体系可以相比

  .

  较的。它们的研究对象首先是创造和运用象征的群体(艺术家、批评家、观众等等),以及有关机构(出版社、图书商、艺术商等等)。

  b)所有唯物主义学派的出发点是原则两可的文化象征表现。一方面是文学艺术作品都包含了关于社会特征的真实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这些作品的作者自己迷惑了自己,换言之,他们所有的是一种“虚假的意识”。为了对这种自我迷惑的虚假意识能够进行分析,社会学家需要意识形态批判的方法,因为这种“虚假意识”的含义(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所指的意义上)是社会思想和社会现实的不一致。社会思想既来源于政治家也来源于艺术家。

  批判的文学社会学试图将两种研究方向结合起来。因为由实证主义发展起来的经验的社会研究方法(询查、采访、图书市场分析等),恰在了解适用于文学活动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的具体情况方面,证明是极为有用的。但如果想要检验甚至要改变这些规范的价值,人们就需要意识形态批判。阿尔诺和霍克海默尔正是发展了社会批判学说,他们的理论基于这样的出发点:科学的社会研究成果反作用于社会实践,这些成果归功于社会实践提出的主导问题。

  2.关于文学社会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2.1.文学活动作为社会的活动系统

  在社会活动的系统中,文学活动形成了一个独立的领域。虽然文学活动与不直属于它本身的种种机构和规范系统相联系。而这是方法上可证实的研究的一部分;这种研究借助于使分析各种因素成其为可能的模式进行。一般说来,每一种科学分析都必须借助于抽象、选择和理论模式来进行。如果不是以这种方式进行研究的话,那么,研究的结果与日常交谈中的臆断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在这个意义上,文学活动在大多数西方社会被视为整个社会活动中有相对独立规律的一个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这些社会的历史发展有关。由于这个发展导致了对现实把握的科学、宗教、艺术、政治和经济的形式具有各自独立的真理追求,可以说,其中含有美学的、政治的、道德的和科学的真理的发展。因此,社会科学关于文学看法的真理不应与文学(狭义上的文学)想作为真理表达出来的东西相混淆。

  2.2.活动系统图式

  在大多数的,特别是与实证主义相近的文学社会学流派中,文学活动的社会系统可依据下列图式或者模式进行描述:

  .

  这个模式使人们注意到研究对象及其关系,社会学家愿意把它们当作自己研究的中心问题。右栏指明文学活动中起作用的机构,例如:作家流派和作家协会;经济上的生产销售单位;读书会,如十九世纪前期的大资产阶级沙龙以及其它形式等。左栏指明参与文学活动群体的相互区别的重要特征与功能。有趣的是,这些群体并不能仅用社会阶级、阶层或职业群的区别性特征来说明。虽然,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中,作家是一种职业,但是,事情不总是如此。艾兴多夫曾是政府官员,德布林和伯恩曾经是医生,他们都把写作作为自己的第二职业。这种情况在读者中尤为明显,可以称得上职业读者的人最多不外乎批评家和文学科学工作者,除此之外,读者都是身分不明和匿名的。当然,文学是按照读者所受的教育来消费的,因此,回答文学消费的数量和质量问题要依赖于一定的前提,而这种前提可以借助经验的社会调查进行研究。

  如果社会学家把一个社会的文学活动作为相互关联的活动系统来研究的话,那么,他必须把表中记录的各项之间的关系当作研究的对象。对这种研究来说,社会学的另外几个基本概念是有用处的。如同各种社会活动一样,文学活动的社会活动也受一些前提的制约。这些前提的主要概念如下。

  2.3.规范

  规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他们的社会活动中所遵循的规则,他们并不随时随地对这些规则的来源和根据加以思索,社会规范通过家庭教育已经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这些规范作为内心世界的东西指导人们的行动并规定其价值观念。规范是与社会群体的承认相联系的,因为每个人都是社会群体的一员,社会群体可以决定,遵循规范的得到何种奖励,或违反规范的受到何种惩罚(社会行为的可惩罚性)。社会学将规范分为:

  (a)必须遵循的规范:法典上规定的命令、禁令,法律;

  (b)应该遵循的规范:惯例(例如在一个社会内部的风俗,在文学中的种类规则);

  (c)可以遵循的规范:习惯、时尚等等。

  2.4.角色

  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都获得了扮演不同角色的能力。这种能力取决于不同群体内的组合。例如:个人在最初的家庭群体里首先学会了孩子的角色,家庭供养者的角色等;在职业生活中学会了专业人员、职业代表的角色等;在公共生活中则是政治家的角色等等。我们在一生中学会了集多种不同角色于一身。我们也学会根据不同机构、群体和场景所期望的,变

  .

  换我们扮演的角色举止。——在十八世纪欧洲文学中,那种认为必须在社会中扮演一种角色的观点常常受到批判。近代,人们在个人生活中与在公共生活中扮演分裂的角色。不少作家将此作为异化现象加以指摘。他们坚持追求一种“完人”的形象。2.5.期望我们的行为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本身,我们常常需要得到他人的承认。我们用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他人的期望来取得他人的承认。我们在我们的期待中也接受他人的角色。例如:在开放的社会中,作家以其不同寻常的艺术视角来丰富大多数人的思想和感觉方式,便可得到赞许,也就是说取得成功。他遵循的是在那些人中通行的创作规范。作家的作品总试图满足文学专家们的期望,而文学专家们则总期望作家们写出一些有新意的作品。这样一来,作家就有可能与其他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期望和规范发生冲突。例如:他可能有意识地违背在社会中得到广泛承认的道德和政治的理想,因为他将与之有关的期望视为不人道的。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就是戏弄了作为艺术消费者的观众的内心期望,结果是搞出了种种荒诞不经的东西,它使公众对美学和文化规范不得不认真思考。

  .

  

  

篇二:浅谈文学社会学的特点

  第二节文化的分析

  文化分析是将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分析和考虑的。要分析一个整体的文化,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是:(1)其主流价值观和标准是什么,需要确定;(2)文化是如何在社会行为中得到体现的,需要观察;(3)价值观和观念是如何塑造物质文化,同时又为物质文化所决定的,需要研究。

  人类学家的主要任务是描述和分析原始文化,而分析现代文化是社会学家的主要任务。他们虽然从不同传统出发,根据不同的学术著作研究文化,但他们在兴趣点和研究方法上都十分相近。社会学家在文化分析中引用了大量的人类学概念和有用的技术方法。下面我们就来讨论或考察文化分析中的三种最重要的研究视角:功能主义的、冲突论的和文化生态学的探讨方法。

  一、文化分析的视角(一)功能主义的视角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在考察信仰体系、礼仪、制度或文化的其他方面的特征时,首先要回答一个基本问题:“为什么文化的这个方面能够存在?”从功能主义视角来看,“为什么某个文化特征能够存在?”是由于这个特定的文化特征履行了某种重要的社会功能。“它承担了什么功能呢?”这是功能主义者进一步感兴趣的问题。功能主义是文化分析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它曾是英国人类学家的主要研究方

  法,其开创者之一是马林诺斯基。是他最先提出了这个当时具有改革意味的词

  汇。他所接班的那一代社会人类学者在英国来

  说一般认为是以E·泰勒(E·B·Tylor)开始的。在他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里,泰勒为英国人类学第一次写下了“文化”的一个定义。马林诺斯基基本上接受了这个经典定义,不过在列举的文化内容中多了物质的那一部分,如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等。他认为,所谓“文化”,是人对自然的加工。文化是人们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生理与心理的)而发生的,文化对人是有用的,满足生活需要是文化所起的作用,所以说文化是有功能的,功能等于用处。文化是个体系,它是由若干互相关联的部分组成和配合活动的。【1】因此,根据马氏最早的需要论,功能(function)一词是指对人有用处的意思。另一个被公认的功能派创始人之一是布朗(Radcliffe-Brown),他用函数论来解释功能。函数是一个数学名词,在数学里如果说甲是乙的function,就是说甲的变化跟着乙的变化而变。我们可以理解为甲乙处在一个体系里,甲乙互相牵连,甲变乙亦变,文化中的各部分就是这样的关系。布朗强调功能是互变的关系。比如说物质文化的改变,相应的带来制度、思想观点以及价值观等精神层次的变化。这样就摆脱了文化和生物或心理的挂钩,也就脱离了对人有用的限定。

  一个杰出的功能主义方法的例子是布朗的研究——关于印度洋边的安达曼岛居民孩子出生时一些社会习俗的解释。

  布朗需要解释以下文化事实:当一个安达曼岛的妇女希望有一个孩子时,婴儿还在胎中时姓名就已经取好了。从那时起到孩子出生时为止,大家都不许直呼孩子父母的名字。相反,在称呼他们的时候,必须指明他们和孩子的关系。同时,在孩子未出生期间,父母将忌食一些原来是正常饮食的食物。岛民们坚信这些习俗具有

  某种魔力,能保证孩子的安全出生。但布朗认为,这些习俗同时还履行了岛民们自己可

  能并未意识到的重要社会功能。请大家思考一下,是什么社会功能?

  在布朗看来:(1)通过强调和孩子的关系来称呼父母的习俗可以强化他们成为父母的意识,提高他们完成其父母角色的可能性;(2)忌食某些食物是为了表明他们为其新的父母角色而做出的自我牺牲的态度。这样,看上去毫无实际作用的文化行为实际上满足了重要的社会需求。

  功能主义是一种分析文化的视角或者说重要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够掌握。现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而我们国家又是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风俗民情各异,大家有机会接触到异国文化或不同的地域文化时,可以运用功能主义视角进行分析,某种社会习俗对当地人有何意义,起到了哪些作用。

  (二)冲突论的视角这一视角的基本假设是:一个社会存在着或者说也许存在着许多相互冲突的文化要素,不同的文化要素代表着不同利益群体或社会阶级的利益。通过这一视角,社会学家试图发现,哪个集团支持哪种观念和价值观,其原因是什么。

  冲突论视角的核心概念是意识形态。

  比较典型的例子:冷战时期的两大阵营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就表明了意识形态上的冲突。社会主义强调中央集中统一管理国家和社会,注重集体利益,而忽视个体。资本主义强调个体利益和自由,还有市场竞争。这种不同的文化信念渗透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三)生态学的视角文化分析的第三种视角是生态学的观点,它是研究有机体及其环境间关系的。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特性是由周围环境和资源的限制所决定,并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请大家思考,文化形成有哪些关键的环境条件在起作用?气候、地理位置、动植物资源等都有助于文化的形成。生活在牧区、林场、山区、海岛、平原的人们都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生存方式。南海的居民不会去捕捉海豹和北极熊,自然条件要求他们学会在咸水湖和公海捕鱼。为保证渔民安全而举行的各种巫术和宗教仪式也容易得到发展。而以农业为主的人们要祈祷的是风调雨顺,有个好

  收成。从历史上看,我国所处地理位置是西南高山阻隔,北有长城,东南临海,在航海技术不发达情况下,很难与外界进行物质与信息的交换,这种半封闭位置使传统的中国社会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在理解生态学对文化的探讨时,应注意的是,它仅对解释某些文化特征是有用的,但它不能解释一切问题。大家都知道中美洲的几个国家,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它们基本上处于一样的生态环境中,但哥斯达黎加是民主政府,而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两国则在大部分历史中处于独裁体制之下。所以,很难纯粹用环境的差异来解释文化的一个方面--政府的差异。

  二、文化的差异和统一由于每种独立的文化都要适应一种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因此,世界上的文化是多种多样的,这就是文化的差异性表现,也可以理解为文化的特殊性。同时所有文化都具有共性,这就是文化的统一,也可以理解为文化的普遍性。(一)文化的差异文化生态学家的分析向我们揭示了自然条件对文化形成的影响。虽然自然条件非常重要,但与社会条件相比,后者的影响更为重要,特别是在复杂的社会中。这里的社会条件或者说社会因素包括:技术水平,人口构成,社会发展规模,法治环境、社会组织的发达程度、政府的管理力度以及与别的文化相联系的程度。它们决定了这个社会的管理方式,人们如何组织起来改造自然为我所用,以及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如何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二)文化的统一在强调文化差异的同时,人类学的比较研究已证明几乎所有的文化都具有相同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意义的基础,通常我们称之为文化普遍性。美国社会学家C·威斯拉曾在《人与文化》一书中提出了文化普遍性的九个方面:第一,语言;第二,物质特质,如饮食习惯、住所、运输工具、衣着、器皿、工具、武器等;第三,艺术;第四,科学,如自然科学的知识和社会科学的知识。第五,习俗,如各种各样的礼节、礼仪等;第六,婚姻家庭与其社会制度等,教育制度、继承制度等;第七,财产的占有方式与交易方式;第八,政府,如整体、司法、法律程序等;第九,战争。威斯拉的上述归纳并不完全和周密,但却使我们认识到,各民族的文化确实具有很多共同的基本方面。还有这样一个例子,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Benedict)在对日

  本民族的研究中,表现出来的对文化普遍性的运用。是怎样研究日本以及她的研究成果。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

  这本书就是本尼迪克特接受美国政府委托,把对日本的研究报

  告进行整理,于1946年出版的。本尼迪克特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相当大的困难,就是无法使用田野调查方法,因为美日两国正在交战,所以必须放弃实地调查的念头。本尼迪克特以战时在美国拘禁的日本人为调查对象,即运用与被研究的人民直接接触的方法收集资料,再大量参阅书刊,日本文学和电影,凭借间接资料写成了研究报告。

  本尼迪克特总结道:任何原始部落或任何最先进的文明民族中,人类的行为都是从日常生活中学来的,而这种日常生活又是相通的。日本有许多社会习俗与生活习惯,甚至与太平洋岛屿上的原始部落极为相似,这是文化普遍性的表现。人类学家懂得这些风俗习惯在简单的文化

  中是如何起作用的,然后通过文化比较,获得理解日本生活方式的启示。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文化的普遍性呢?

  这是由于人种在生理上的需求都是类似的,如都有吃、穿、住、性等方面的需求;而且每个社会都面临着一些同样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也面临着同样的物质局限性。如都要处理生老病死问题。人口的更替,新的社会成员必须受到教育,学习他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规范,这需要教育制度;任何一个社会只要想生存,就必须要劳动,要生产,并进行分配、流通和消费,这需要经济制度。每个社会都有因性别不同而形成的

  社会分工,每个社会都必须抚育儿童,这需要婚姻和家庭制度。社会要保持其目的

  性,就不可能脱离像教育、经济、婚姻家庭制度等需求。所有这些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需要导致了一些文化普遍性的存在。

  三、种族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性

  (一)种族中心主义有一种人,倾向于用自己的标准来评判它们所观察到的文化,常把那些与他们自己所持有的价值观相矛盾的习惯和信仰视为落后的和野蛮的,对那些与他们所持价值观相一致的习惯大加赞扬,反映出对待文化上的偏见。这样一种用自己的文化标准来衡量其他文化,并很自然地认为自己的文化是对的,而其他文化是错的这样一种倾向,称为种族中心主义。如果研究文化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有种族中心主义的倾向,将极大地影响他们科

  学研究的客观性。现在,他们都自觉地试图避免种族中心主义。那具体做研究的时

  候怎么办呢?(二)文化相对性在文化分析中要坚持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必须根据文化的自身标准来评判它。这一

  原则就是文化相对性。那么,研究者能做到在分析其他文化时保持完全的中立吗?由于每个人从出生起就

  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自己文化的一套价值观,当对文化进行研究时,研究者一方面要对其他文化做出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又无法否认对自己文化感情上的赞同。大家认为这是一个不可克服的矛盾吗?费孝通认为“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标准,各自有一套自己认为是美的东西。”因此应当“美人之美”,这种境界是超脱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之后才能得到的境界。在他看来,只有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才既“能研究自己的社会,也可以研究别人的社会”。对于人类学者的价值标准问题,他主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2】

  请大家思考:种族中心主义有没有好处呢?

  种族中心主义可以在社会中履行正功能。如社会成员相信他们文化中的价值观和规范是正确的和好的,他们就有可能更严格地遵守它们,从而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但另一方面,极端的种族中心主义会妨碍有利于社会成长和发展的文化交流,从而导致社会孤立。种族中心主义还有可能被滥用于政治目的。

  当今世界,各国间相互依赖日趋加深,各民族间的和谐共存与交流将依赖于各自理解其他文化的能力,这种情况会使种族中心主义越来越失去市场。

  反过来,那种认为其他文化强于本土文化的他国中心主义观念也是要不得的,它有时被认为是一种“倒过来的种族中心主义”。

  四、亚文化(subculture)并非每个社会都是以一种全体成员共享和接受的单一文化为特征的。所谓一个社会的文化通常仅仅是存在于构成该文化的不同要素之间的一个共同名称。(一)亚文化的定义: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所特

  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但同时又不被其他群体所遵循。

  相抵触或对抗。亚文化包括主文化的某些特征,

  请大家想想一个社会中都会有哪些典型的亚文化呢?

  民族或种族亚文化:基于种族或民族的差异而形成的。移民亚文化:基于原来的国籍而形成的,这些亚文化大多数已部分适应了当地主流文化的要求,但时常保留自己原有国度的规范、价值和语言模式。阶层亚文化:不同阶级或阶层的社会成员,其生活方式是不同的。地域亚文化:源于地区的差异,如岭南文化、中原文化、西域文化等。

  每一个复杂社会都包含着许多亚文化,社会成员常常是在一个以上的亚文化中发挥作用,反过来说,他们在一生中也会经历许多种亚文化。

  许多青年群体亚文化都与一些特定的流行音乐、舞蹈、服装风格、休闲活动密切相

  关。西方曾有学者对战后青年亚文化与旧货市场或者寻找二手服装及饰物之间的关系

  进行了研究,发现“旧货市场和旧货店在整个国家扮演了相同的角色,买卖亚文化服装风格的意义,超出了单纯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3】“披头式乐队所灌制的“派伯上尉”这一唱片的封面是旧式服装进入流行音乐和服装界的真正标志。披头饰所穿的颜色古怪的军服在流行音乐和嬉皮士心态之间达成了某种平衡。约翰·列侬的“奶奶式的眼镜”以及唱片封面上其他的“鲜花力量”的象征,对于单调暗淡的男性服装饰一种挑战,同时,也是把官方制服改头换面变成平民百姓反对权威和享乐主义至上的服装风格的一种手段。【4】这类亚文化大部分在代际之间发生变化,但几乎所有亚文化都体现出了青年对父母、教师和其他权威角色的反叛。

  反文化:是特殊亚文化,指那种直接对主流文化的中心因素如价值观、信仰、观念、风俗习惯等构成挑战的亚文化。它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反文化往往产生于青年群体中。例如,产生于60年代后期的嬉皮士反文化就强烈反对已确立的生活方式,并直接对抗关于工作、爱国主义和物质财财富的主流文化。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嬉皮士反文化,它对社会有何启示作用呢?

  嬉皮士反文化的发展可以用三个关键的背景因素来解释:

  (1)50年代生育高峰所造成的60年代青少年所共有的认同感;(2)当时的社会繁荣使许多青年人不关心如何谋生;(3)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对新奇事物的追逐。嬉皮士反文化对当时美国青年产生很大影响。数以百万计的青年人虽然不愿意脱离世俗社会,但又为嬉皮士的自由所吸引,从而接受了这种反文化生活方式的部分内容。学者弗莱德·戴维斯(FredDavis)认为嬉皮士运动是对后工业社会的三个正在产生的问题的一种回应,这些问题是:①强迫消费。我们的经济是持续扩张型的,它要求人们每年消费越来越多的商品。嬉皮士有目的地养成了一种在较少供给基础上的能力。②被动观察。现代美国人似乎更倾向于观看专业人士进行体育比赛、唱歌或表演,而不是积极投身于各类活动中。嬉皮士则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艺术家。③极端的将来取向。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把一生的大部分用于为将来做准备,而不是享受现在。【5】嬉皮士的一些行为能够使人们有所启发。

  五、文化变迁完整的文化分析包括文化变迁的内容,这里简要加以说明。自然与社会环境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文化也在相应地发生变化。

  请大家思考:文化变迁根源是什么?

  文化变迁主要有两种方式来推动:一是在文化内部发生的;一是对外来文化影响的回应。就前者而言,常见的内部根源是革新,也就是在社会内部出现新的文化特征,包括新的观念、规范或新的人工制品的发展。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原有的文化特征去逐步适应新的环境变化。例如:用于军事和保卫方面的对讲机也可以应用于民用;退役后的航空母舰被用于观赏和展览。就后者而言,文化变迁可能是文化传播的结果。通过文化传播,一种文化的特征和模式被扩散到另一个群体或社会中去。

  请大家思考: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有哪些文化传播途径?

  古代社会:贸易、旅行、战争等原因,各种文化必然会发生联系。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通讯、交通便捷,使得大部分文化的相互关系变得更为密切。

  平等、友好交往是文化交流中倡导的价值观,有时出于军事、政治和经济上利益而占领、统治和剥削其他群体,这种情况的文化交流往往是对弱小社会的信仰及习惯的一种践踏。

  六、文化的本质要了解文化的本质,我们首先看文化的基本特征,也就是它的一般属性,再从一般属性中找出它的本质属性,就是它的本质。(一)文化的基本特征1、创造性文化,不论物质形态还是精神形态,都不是天然形成的。自然界本无文化,有了人的“参与”和“耕耘”后就有了文化。所以创造性是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它反映出文化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基于人类共同生活的需要,人类在与自然环境的抗争中,探索如何生存,怎样利用生产工具,解决衣食住行、怎样分配食物等问题。

  ◇语言的产生正是源于人们的生活需要及其对经验世界的认识。住在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面对终年冰雪,雪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所以,他们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词汇去表达不同状态的雪;骆驼对阿拉伯人很重要,阿拉伯语中有关骆驼的词汇有6000余种。

  总之,人们根据现实提供的条件,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创造了不同的文化。2、传递性文化的传递性意味着文化是一份社会遗产,可通过学习而获得并传递开来。文化一经产生就被他人模仿、效法和利用。任何一个文化都是长期积累而成的,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文化的传递有纵向传递和横向传递,前者指对自己传统文化的继承,每一代人都从上一代人那里继承一份文化遗产,这种积累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是通过社会成员的社会化进行的;后者指不同社会和民族间的横向交流。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社会的发

  展。

  3、共享性文化的共享性是指,凡文化都是一个群体或社会里的全体成员共同承认、共同享有和共同遵守的,如语言、风俗习惯、行为模式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等。

  总之,创造性、传递性和共享性是文化的三个基本特征,创造性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文化没有产生也就谈不上传递和共享。传递性和共享性是由创造性派生出来的,从创造性中我们来探求文化的本质。

  (二)文化的本质文化是为了满足人类共同生活需要,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通过人们的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实践活动衍生或创造出来的。简单地说,文化是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在人们的观念形态及其创造物上面的反映。这就是文化的本质。【6】前面我们提到过文化与社会的区别和联系,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请大家思考:

  文化对社会具有哪些功能,或者说文化在社会上发挥着哪些重要作用?【7】

  文化的功能:①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②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③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基础。

  

  

篇三:浅谈文学社会学的特点

  廊坊师范学院课程教案(章节备课)

  授课题目(章节)授课类型教学目的要求:了解马克思主义主要文论著作,理解马克思主要的文艺理论观点,并能勾勒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线索。理论课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论中的“文学与社会”授课时间第3周至第4周共4学时

  教学要点(含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主要的文论观点;本章的教学难点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文论观点。

  教学进程第3教学周:重点讲述马克思主义主要的理论代表人物及简单介绍观点的系统结构。第4教学周:讲述马克思对生产关系与阶级结构及资本主义发展理论的分析。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以课堂讲述为主。思考题(讨论题)及作业:1.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的思考。2.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哲学出发点。参考文献(含参考书、有关资料出处、相关课程网站网址等):1.《文学社会学新编》,方维规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2.《现代文艺社会学》,姚文放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3.《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安东尼·吉登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4.《詹姆逊文集-新马克思主义》,乔纳森·H·特纳著,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5.《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王逢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6.《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弗朗西斯·马尔赫恩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论中的“文学与社会”

  为何要从马克思开始?当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并提的时候,人们往往感到这是一种罕见的或悖论的结合,是缺乏稳固基础的,以致有些人认为,当我现在“成为”后现代主义者时,必须不再做任何含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了。由于这两个术语装载着整个大众想像的重荷,“马克思主义”已被理解为列宁和苏维埃革命时期泛黄的老照片,而“后现代主义”则产生的是最豪华的大酒店的相像。于是,这种蓦地产生的无意识,迅速构成了这样一幅图景:一个正在艰难经营的小餐馆,里面充满一种怀旧氛围,墙上挂着老照片,一位苏维埃的服务员懒懒地端上一盘糟糕的俄罗斯饭菜——而这个小餐馆却处在闪烁着霓虹灯的繁华的建筑群中。面对这样的一种场景,今天的我们是否还需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呢?在今天的语境下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被称为“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者”,其中包含着的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背叛者和变节者的含义。但不可否认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论同样提供了将文学与社会相关联的方法,只是它不同于经验实证主义对文学社会学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论建立在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基础上,并与阶级斗争的革命实践紧密相连。本章将选取普列汉诺夫、卢纳察尔斯基、卢卡契、葛兰西等人的文章,这些人都不仅仅是文论家,而是积极投身革命活动的实践者,由于接近或曾经接近于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实践,他们的思想代表了20世纪头30年的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学——社会”的论述。一、相关问题概说(马克思如何催生了“文学与社会”的相关讨论)从19世纪中期开始,文学依从于社会的思想分别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中得到发展:一个是实证主义,另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前者是对斯达尔夫人、丹纳等人思想的继续推进,并与孔德的实证社会学相配合,试图从经验层面建立起一整套文化历史的研究方法,这就是后来的“文学社会学”;后者则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将文学放置到阶级斗争的历史中去把握,并试图超越经验层面而直接呈现出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在马克思主义者眼中,文学的社会学批评并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看待问题的视角与方法。因此,与其说存在着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社会学”,不如说存在着一种从社会角度来审视文学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方法。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艺术的著作在苏联的整理出版,标志着对文学现象进行社会学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确立。在苏联,马克思主义“文学——社会”批评的最终定型要归功于列宁、卢那察尔斯基等人的努力。早在“十月革命”之前,列宁的一系列文学批评实践就为俄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奠定了基础: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提出了文学艺术的党性原则。(《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和《哲学笔记》中提出了反映论的说法,“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也就是说,文学艺术其实是文学艺术家利用自身能动性改造世界的一种方式。党性原则是列宁在《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中提出的概念。所谓的文学艺术上的党性原则其实也就是要求文学创作必须与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相联系,文学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原则。他指出“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成为由整个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在这些讨论的基础之上,催生了“文学与社会”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二、普列汉诺夫《从社会学观点论十八世纪法国戏剧文学和法国绘画》(是将社会方法应用于文学评论的代表作)1、背景简介

  2

  (1)关于普列汉诺夫(1856—1918)普列汉诺夫是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是俄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其代表作有《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没有地址的信》《俄国社会思想史》等,他的文学批评第一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评价文学作品,为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奠定了基础。(2)论十八世纪法国戏剧文学和绘画的背景民粹主义是俄国19、20世纪之交反沙皇专制运动中最重要的思潮,曾对刚投身革命的普列汉诺夫产生过积极影响,但在19世纪80年代之后,民粹主义开始向代表小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方向发展,在政治主张上,民粹主义否认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把农民看做革命的主要力量,致力于通过发展农村公社来实现社会主义。在文学批评上,民粹主义虽然继承了革命民主主义批评的传统,始终把文学创作与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然而却坚持主观社会学的方法,用符合民粹派观点的抽象的道德标准取代对历史社会本质的客观分析。这种唯心主义的主观社会观点便成为普列汉诺夫在文学艺术领域内进行批评、展开争辩的对象。2、普列汉诺夫的文学社会学观点(1)艺术规律研究的社会学必然普列汉诺夫指出,要真正揭示艺术的规律,就“必须从各方面揭露艺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必须善于用科学的、即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解释社会生活。”他指出:他研究法国戏剧与绘画历史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存在与意识”“社会的技术和经济与社会的艺术”两者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戏剧起源的历史并非来自于文学的影响,而是更多地缘于社会因素。在他发表于1905年的《从社会学观点论十八世纪法国戏剧文学和法国绘画》中,论文的前半部分讨论的是18世纪30年代法国盛行的“流泪喜剧”与古典主义相递变背后的社会关系。普列汉诺夫认为,作为18世纪市民社会的肖像的“流泪喜剧”以展现活生生的市民生活为目的。但是古典主义题材却并没有因此消亡,反而很快又再度成为一种时髦。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马克思主义原理,封建时代生产关系消亡之后,作为其美学对应物的古典主义也应该消失,然而事实上,在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古典主义仍然很流行,历史唯物主义难道出错了吗?普列汉诺夫认为,18世纪的法国本质上是一个阶级社会,贵族阶级正在一天天没落,而资产阶级却在大发其财。需要强调的是,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普列汉诺夫所说的“资产阶级”实际上指称包含资产阶级、中等阶级、工业和商业资本家阶级在内的有产者,在外延上几乎等同于新兴的市民阶级。他指出,作为胜利者的资产阶级无法忍受舞台上永远只是皇帝和国王,因此借助英国戏剧来塑造自己的“流泪喜剧”。但也正是这种舶来性,使得流泪喜剧无法适合法国资产阶级宣扬自身道德的需求。普列汉诺夫分析说:“资产阶级的文学‘肖像’没有唤起英雄主义,但是反对旧制度的人们却感到需要英雄主义,认识到必须在第三等级里发扬公民的美德。”于是,他们把目光又重新转向了古代世界。可见,古典主义悲剧在法国的延续并非王权复辟的象征,而是由法国资产阶级的历史处境所决定的。(2)“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普列汉诺夫的一个重要术语。他将特定时期的艺术作品和文学趣味理解为社会心理的表现。普列汉诺夫之所以重视社会心理,是因为他反对那种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直接划等号的做法。早在1898年,普列汉诺夫就在《关于经济因素》的手稿里指出:“应该记住,不是一切‘上层建筑’都是直接从经济基础中成长

  3

  起来的:艺术同经济基础发生关系只是间接的。因此在探求艺术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中间环节。”由此,普列汉诺夫提出了著名的社会结构的“五个环节”说:A、生产力的状况;B、被生产力制约的经济关系;C、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生长起来的社会政治制度;D、一部分由经济直接决定的,一部分由生长在经济上的全部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社会中的人的心理;E、反映这种心理特性的各种思想体系。这五个环节构成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中间地带,而其中“社会心理”又是所有环节中最复杂的一环。普列汉诺夫的贡献在于,他将“社会心理”改造成一个唯物主义的术语,并将之引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他认为,我们的读者中不止一人会非常吃惊:对于马克思来说,历史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居然也是心理问题。社会关系变了,阶级心理自然也要随之改变,并进而引发哲学思潮、宗教教义、审美需求的改变。由此,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必须对产生文学作品的“社会心理”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在论文的结尾,普列汉诺夫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为了理解文艺是怎样地反映生活的,就必须了解生活的机制”,而“阶级斗争是这种机制中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只有考察了这个推动力,只有注意了阶级斗争和研究了它的多种多样的变化,我们才能稍微满意地弄清楚文明社会的‘精神的’历史:‘社会思想进程’本身反映着社会各个阶级和它们相互斗争的历史”。普列汉诺夫通过引入“社会心理”“五个环节”辩证地说明了经济因素、阶级关系同艺术之间复杂的、间接表现出来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克服主观社会学的流弊。三、卢那察尔斯基《马克思主义批评任务提纲》1、卢那察尔斯基简介是第一位教育人民委员,主持编订了第一部《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文集,展示出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的美学思想体系,还总结了列宁的文学艺术思想。2、写作背景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到1922年组建苏联,无产阶级政权虽然逐渐站稳了脚跟,但是文学界仍然处于复杂而艰难的局面中。批评界也长期充斥着形式主义与庸俗社会学的声音。无产阶级文化建设一方面要面临来自极“左”的攻击,另一方面又要面临来自“右”的威胁,其任务显得尤其艰巨。为了正本清源,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必须要在与极左、极右两种思潮的斗争中确立自己的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批评任务提纲》是卢那察尔斯基于1928年4、5月间在全俄无产阶级作家协会召开的联邦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所作报告的文稿。3、文本解读(1)“实证主义社会学”与“科学社会学”卢那察尔斯基早期深受实证主义社会学影响,后来虽转向了马克思主义,但并没有放弃使用“社会学”一词。在发言中,卢那察尔斯基一开始就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性质:“马克思主义的批评跟其他任何批评的不同之处,首先在于它不能没有至关紧要的社会学性质,而且不言而喻,是以马克思和列宁的科学社会学的精神为依据的。”实证主义只研究“如何”而不研究“为何”,亦即只搜集现象、罗列关系而不探求本质、寻找原因,这种思想方法一直保留在西方社会学中,它相沿成习的研究方法

  4

  是,把文艺作为一种社会事实区分为文艺的社会起源、社会功能、社会团体、社会管理、社会预测等若干环节,再把每一个环节分切为若干项目,运用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统计法、比较法、综合法等对每一个项目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达到极其烦琐堆砌、枯燥乏味的地步。比如西德学者鲁道夫·申达关于“文学的社会史”的调查系统:一生产情况1、作者(1)性别、出身、社会归属、生活状况;(2)动机(生产推动力);(3)工作方法;(4)生产的种类和生产数量;(5)贡献;(6)和同事、交流者及公众的联系;(7)成功、失败、身后名声。2、印刷者和出版者(1)社会出身、职业履历、生活状况、印刷所或者出版社的发展史;(2)动机;(3)工作方式;(4)生产的发展和全部生产;(5)销售额;(6)和作者、同事的合作,和公众的联系,公众的态度;(7)成功、失败、历史意义。3、产品(1)图片和传单;(2)小册子;(3)书籍、袖珍本书籍、系列书籍;(4)定期出版的报刊;(5)发行量、订户;(6)价格、价格变化;(7)定期出版的报刊;……这就无异于把文艺研究等同于填写履历或统计报表了。在这里文艺本身已经被切割成丧失了生命力的碎片了,而整体性、完整性正是文艺的生命之所在。总的来说,文学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方法存在着这样一些失误:第一,热衷于经验性的取证手段,缺乏较高的理论驾驭和宏观把握;第二,尽管实证主义的文学社会学标榜对对象不带任何主观因素的客观分析,但是它只问现象不问本质、只问关系不问原因的既定观念恰恰导致了与其纯客观性、无我性和可实证性的宗旨相悖逆的独断论。卢那察尔斯基用“科学社会学”来指称马克思主义,旨在与实证主义社会学划清界限。在他看来“艺术是作为一种社会的现象,一种社会的努力和调解社会演变的规律存在的。”他说:“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学理论,作为关于社会的科学,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文学”,包括:文学是社会的反映;文学作为独立社会现象的演变规律;文学作为宣传所起的作用;这种定位与强调文学作为经验事实的实证主义社会学截然不同。(2)由庸俗社会学引发的马克思主义批评任务的思考庸俗社会学兴起于“十月革命”之后,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被认为

  5

  是一种盛行的、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庸俗化解释的教条主义思想体系。他们把文学看成“经济的审美表现形式”、“阶级的等同物”、“阶级心理的投影”,认为文学创作直接依从于经济关系与作家出身,把文学变成了社会学的简单图解。卢那察尔斯基赞同普列汉诺夫的原则,反对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直接划等号,认为艺术作品并非直接依附于社会的生产形式,而要通过“阶级心理”来起作用。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批评任务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要揭示作品产生的社会根源;其次,是要对作品进行评价,即“必须指出该作品的意义、照作者的本意它应该起什么作用,它在作者生活的时代和以后各个时代确实起过什么作用。”在评价的问题上,卢那察尔斯基是没有亦步亦趋于普列汉诺夫的,普列汉诺夫反对评价和论断,卢那察尔斯基则认为批评仅仅停留于分析是不够的,关键要对文学作品做出判断。在卢那察尔斯基看来,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不仅要说明这个世界,还要改造这个世界,而改造的途径即是通过对作品进行评价,因此,“评价因素在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中应该提到特别的高度。”关于评价的标准,卢那察尔斯基认为标准就是“无产阶级的伦理学”:“凡是有助于无产阶级事业的发展和胜利的都是好的,凡是有害于这一事业的都是糟的。”他甚至认为评价可以“不看作品的来源和倾向,只看其在我们的建设中的作用如何”。在形式层面,则须坚持形式的形象性、独特性和通俗性。形式不仅要坚持与内容相统一的原则,而且还要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面目出现,“对工农群众有好处的作品,只要写的成功,富有才气,我们就应该给予高度的评价。”这一标准体现出卢那察尔斯基在将俄国文学的人民性和列宁的党性原则相统一方面所作的努力。四、卢卡契的《问题在于现实主义》1、卢卡契简介他是匈牙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政治活动家,1923年,他以《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奠基人。20世纪60年代之后,流亡苏联长达15年之久的卢卡契转向正统马克思主义立场。2、《问题在于现实主义》写作背景1934年8月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成立了统一的苏联作家协会从此结束了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文学派别林立的局面。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理论指导下,苏联文学艺术界一方面继续清理20世纪20年代庸俗社会学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围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卢卡契的《问题在于现实主义》应这种讨论而生。3、文本解读在文章的开篇不久,卢卡契就指出:“争论的实质不在于古典文学反对现代文学的问题,而在于究竟哪些作家和哪些文艺流派在现代文学中代表着进步的问题;问题的焦点是现实主义。”(1)卢卡契对当时文学的分类卢卡契认为当时的文学不外乎三种:为现存制度辩护的文学、自然主义与先锋派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卢卡契之所以把自然主义与先锋派文学相提并论,是因为他认为二者再现的都只是现实的表象。按其说法,第一种文学没有讨论的必要,而对后面二者的讨论,实际上是要搞清楚究竟谁才能代表历史方向的问题。在卢卡契看来:“如果文艺确实是反映现实的一种特殊形式,那么它就特别需要

  6

  按照现实的本来面貌来把握现实,而不局限于反映直接经历的现象。”(2)“整体性”卢卡契坚持从整体性的角度来把握资本主义的现实。“整体性”(又译为“总体性”)是卢卡契哲学的一个重要术语。在卢卡契看来,资本主义的一大罪过在哲学上的反映就是主客体分离,康德哲学正是这一罪过的完整体现,而黑格尔虽然认识到了这一局限,在一个更高层次上调和了思维与存在,但却把二者的关系倒置过来了。卢卡契认为,只有马克思才有能力在历史进程中来把握现实的整体,通过规定可认识的和必须认识的整体,从而具体地发现“作为主体的真实的东西”,并借此确立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卢卡契看来,马克思的贡献在于把任何社会的生产关系都看做相互关联的整体,因此,资本主义体制虽然外表显得支离破碎,但是每一个独立的局部因素仍然是“总进程中的一个因素”,而且这种“统一性、整体性恰恰在危机时刻表现得最为明显。”因此,马克思主义者必须透过支离破碎的表象去把握历史的整体性现实,而文学其实也是这种整体性中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观点不承认在资产阶级世界中时行的、把各个科学学科截然分开并使之彼此对立的做法。科学和各个学科以及艺术都不存在它们独立的、内在的、完全由它们自己内部辩证法产生的历史。……文学的存在和本质、产生和影响因而也只有放在这个体系的总的历史关系中才能得到理解和解释。文学的起源和发展是社会的总的历史过程的一个部分。”(3)推崇现实主义卢卡契认为:“伟大的现实主义所描写的不是一种直接可见的事物,而是在客观上更加重要的持续的现实倾向,即人物与现实的各种关系,丰富多样性中那些持久的特点在社会和人物方面还未能展开的发展倾向。”由于“他们对活生生的,但还直接被掩盖着的客观现实的倾向刻画得那样深刻和真实,以致后来的实际发展证实了他们的描写”,因此,卢卡契把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看做时代真正的先锋。五、葛兰西《论“国家的—人民的”概念》1、葛兰西简介葛兰西是意大利著名的共产主义思想家、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和领导者。创立了意大利共产党7年之后,被法西斯政府逮捕。次年,葛兰西获准在狱中写作,他凭借着顽强毅力写下三十多册《狱中札记》。由于论述了与俄国革命不同的斗争经验,葛兰西被追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对20世纪后半叶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2、写作背景与俄国不同,在资本主义较发达的欧洲国家,无产阶级无法通过暴力革命来砸碎国家机器,只能走改良之路,寄希望于通过组建工人政党来参与政治。意大利虽然已于1870年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意大利北部逐渐工业化,南部却仍然停留在农业经济时代,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相互妥协导致知识阶层与人民群众相脱离,世界主义思想横行,国家意识薄弱。国民多靠文化上的维系,现代民族国家并未完全得到确立。3、文本解读(1)“国家的—人民的”概念的提出这个概念隐含着文学与社会的关联,在他看来文学研究并非是对某种独立自足领域的研究,而要从社会文化的视野来对文学问题进行历史把握。因此,文学研究应该“是文化史的研究,而不是文学史的研究,或者更精确地说,是把文学史作为更加广

  7

  泛的文化史的一部分或者一个方面来研究”。他指出:“文学不能产生文学,就是说,意识形态不能创造意识形态,上层建筑除开由于惯性和惰性的结果外,无法产生上层建筑。它们的诞生,不借助于‘孤雌生殖’,而是依靠‘阳性’元素的参与,即历史、革命活动的参与;这种‘阳性’元素创造‘新人’,即新的社会关系。”这段话表明了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文学不能产生文学,文学是社会的产物。“国家的—人民的”文学针对的是克罗齐美学,克罗齐文学思想的核心是坚持文学的独立性,认定艺术属于超脱于社会的精神之产物,这就将文学艺术与现实生活、历史割裂开来。葛兰西认为不批判克罗齐的唯心主义文学观,建设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任务就无从谈起。“国家的—人民的”概念是在批评克罗齐世界主义的过程中创造的。葛兰西指出:“克罗齐是文艺复兴的最后一位代表,他表达了种种世界性的要求和关系。这丝毫不意味着,克罗齐不代表现代意义上的‘国家的因素’,而是说,在种种国家的要求和关系当中,他着重表达那些更带有普遍性的、同远远逾越国家范畴的欧洲文明相联系的那些关系和要求。”这种世界主义掩盖了“人民—国家”的需求,从而导致了知识阶层与群众的脱离。(2)意大利文学批评的任务要在批评世界主义的基础上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的—人民的”文学。葛兰西认为,进入20世纪以后,法西斯的上台切断了作家与人民的联系。群众竞相阅读大仲马、欧仁·苏等人的通俗小说,在他们眼中,意大利人对本国作家甚至比外国作家“更为陌生、遥远”,针对这种现状,葛兰西明确指出:“美是不够的,需要一定的思想和道德内容,并使之成为一定的群众——即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的人民—国家——的最深沉的愿望和完美和充分反映。文学应该既是文明的必要组成部分,又是艺术作品。”葛兰西指出,意大利知识阶层的毛病在于他们“不是来自人民,虽然偶尔了解人民,不懂得人民的疾苦和愿望、人民隐蔽的感情;就对人民的关系来说,知识阶层像是悬吊在空中的、脱离人民的阶层,而不是人民的组成部分;他们没有担当起应该承担的职能。”因此应该造就能积极投身无产阶级战争洪流的有机知识者。在此意义上“国家的—人民的”文学乃是夺取文化领导权的重要战略。

  8

  

  

篇四:浅谈文学社会学的特点

  艺术发现是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创作动机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对整个创作过程起支配作用的或隐或显的意图或意念是具体的文学创造过程能否完成的关键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像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如文档对您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谢谢!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艺学:广义的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狭义的文艺学是指文艺理论。文学活动: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精神活动。文学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即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文学理论:是指研究有关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原理的一门学科,是文艺学的一个门类。以文学为研究对象,与其他两科不同的是,文学理论重在对文学作逻辑的研究。从古往今来的文学现象中,找出文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揭示文学的不同形态的特点。文学批评:是在一定的文学理论指导下,以文学欣赏为基础,对文学现象进行分析、评价的科学活动。主要研究对象是作家、文学作品、创作思潮等与文学相关的现象,是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史:研究文学发展的过程﹐总结文学发展的规律﹐包括阐述文学内容﹑文学形式﹑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产生﹑发展和演化的历史。寻求它们的规律﹐揭示文学的发展与各种时代因素﹑社会因素的关系以及本民族文学的发展与各民族文学相互交流﹑影响的关系﹐对各个时代的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作出评述。1.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1)从学科归属来看,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与其他分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它通过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着其他分支的研究,但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2)从对象来看,文学理论的对象是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所说的四个要素:作品,作家,读者,世界。从任务来看是五大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3)从学科品格来看,文学理论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的价值取向,它的价值取向是人民民主的,科学的和现代的。2.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和划分的依据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等七种。划分依据: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艺术消费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和结合当时的创作经验创立的。它的基石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理论形态和艺术交往论,根基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如文档对您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谢谢!

  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简要说明(1)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它塑造人,是一种“人学”。(2)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3)艺术生产论:人学作为人的活动之一,进入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5)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

  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从发生学层面来看,人类的生活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得以发展、延续的基础;从认识论层面来看,因为人是从一定生活活动中产生和发展,所以可以从生活活动来认识人的特性。马克思深刻揭示了生活活动的社会性和实践性。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化了人化的自然;同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作者、世界、作品、读者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其中,分别够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现实他者、自我与超验他者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是对象的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主体化的互动过程中,才生动地显示出了文学所特有的社会的和审美的本质属性。文学本体论:英美新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提出这一观点,代表人物是兰塞姆,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和作者。

  如文档对您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谢谢!

  劳动说文学原始发生的主要学说之一,把劳动作为文学的起点。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指文学进程、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甚至是反方向的发展。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一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答: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位置: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2.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答: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分别从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为依据。从作品角度出发的本体论(形式主义);从作家角度出发的接受论(接受美学主义);从世界角度出发的再现论(现实主义);以及从读者角度出发的表现论(浪漫主义)。3.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答: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本活动的前提,这一方面在于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在于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人的活动都伴随着一个自觉的目的,而这一目的又是源于某种需要而设定的。史前人类在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信息,减轻疲劳等,就由这些需要产生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远古遗存的作品中大都描写了当时人们劳动生活的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形式。早期的文艺形式同劳动过程直接相关,所以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结合体。4.试辨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多原因。答:文学发展的动力、动因问题有如下观点:有的认为是社会风气的变化。有的认为文学的发展与时代的变化密切相关。有的认为是某种非人力可改变的因素。另有学者从文学内部来探求文学发展动因,以为文学的发展像自然界运行一样只在于它的内在动因。另外有学者认为文学的发展只是文学固有的因素的不同组合引起了形态变化。另有大部分学者认为文学发展的根本力量在于劳动。以上原因各有侧重,但在终极意义上应说是经济因素决定了文学发展,直接意义上往往是上层建筑各部门的相互影响制约文学的发展。总的来说,各种观点由于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及分析角度虽各有不同,但都在某个方面以独有的方式阐释了文学发展的原因。

  如文档对您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谢谢!

  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文学的含义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含义是变化发展的。话语话语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渗透,侵染的状况。文学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的审美意识形态。1.文学有哪两种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答:文学的两种含义是文化含义和审美含义。文化含义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审美含义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动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现在通行的含义是审美的语言作品。2.怎样理解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其基本属性就在于“意识形态的形式”。它作为意识形态的形式,一方面最后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它对经济基础有能动作用。3.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答: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在无功利、形象、情感中隐含功利、理性和认识。4.什么是话语蕴籍?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籍属性?试着结合具体作品分析答: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两层含义: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着话语蕴籍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籍属性。以《行宫》元稹为例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典型的以小见大,巧妙含蓄。把这一段轰轰烈烈的历史高度浓缩,从而让人回味咀嚼。寥落的古行宫,那在寂寞之中随岁月更替而自生自落的宫花,那红颜少女的变为白发老人,都深深地带有时代盛衰迁移的痕迹。白头宫女亲历开元、天宝之世,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人,“闲坐说玄宗”的由治而乱。这本是诗篇主旨所在,也是诗人认为应引以为戒的地方,却以貌似悠闲实则深沉的笔调加以表现,语少意多,有无穷之味。

  如文档对您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谢谢!

  第五章社会时期的文学活动

  1、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是否具有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请举例说明2、能不能说中国古代文学具有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阶级经济基础的功利性呢?请举例说明3、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层次性、多样性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主导性是指在社会主义时期各种不同层次的文学活动中,社会主义的文学活动居于主导地位。文革时期,《白毛女》、《沙家浜》等八个剧目被封为革命样板戏,在戏剧中占据主导地位。层次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待:从文学活动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关系看,从政治思想性质看,从审美价值和艺术性看。我们主张从美学的和历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相统一的观点来看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层次性。多样性:人民的审美需要也是多方面的,文学活动绝不应是单调划一的,不能搞模式化、概念化、公式化;社会主义文学活动应是主导性、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文学活动的多样化发展,能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走向新的更大的繁荣。在八十年代里,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池莉《不谈爱情》、刘恒《伏羲伏羲》等作品就体现了多样化这一点。(仅供参考...)4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是什么?请举例说明满足最广泛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提高人民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这是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的价值取向。文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的价值观的核心。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主要是通过满足人民的审美需要而实现的。即通过艺术作品的审美感染力量,去影响人们的情感和心灵,进而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电视剧《蜗居》直面社会三大热点问题:房奴、第三者和反腐败。它不动声色地向公众展示了一个荒诞的现代城市生存逻辑:在高昂的房价和生活的重压面前,出身贫寒的人仅靠坚强生活、自强不息,难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仅供参考...)

  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精神生产物质生产指人类为取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活动。精神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的。精神生产的特殊性体现在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以符号活动来创造观念世界,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艺术生产是一种文学活动。马克思的“艺术生产”概念具有多种意义:第一种意义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并不是专指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现象;第二种意义是指艺术创造过程;第三种意义是专指在资本发展时期,一切艺术生产是为资本创造价值,一切艺术品都具有商品的属性。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即人在一定现实关系中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以及人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统一体。文学创造的客体的特殊性体现它是整体性、具有审美价值、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文学创造的主体马克思把文学活动看作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并将文学创造的主体作为进行非物质交换的精神劳动的生产者,是特殊的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另一种观点即为文学创

  如文档对您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谢谢!

  造的主体是“旁观者”和“移情者”的结合体,既强调艺术家在创作中的非功利心理状态,也说明艺术家处于创作活动是情感活动的某些特点和客体人格化的原因方面。(简单说既强调作家的审美又强调作家的情感投入。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动地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意识、情感对象化。文学活动的“主体客体化”主体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作家的选择受社会生活的情势的规定和制约1.“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1)“艺术生产”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社会生产活动的客观过程时提出来的,最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称艺术活动为“艺术劳动”,后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称为“艺术生产”。(2)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精神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精神生产最初与物质生产交织在一起,从属于物质生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精神生产才独立发展起来。精神生产独立发展起来之后,一方面仍受物质生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它的发展与物质生产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以及它对物质生产具有反作用。文学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也如上所述。2.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与科学、宗教活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1)文学活动与科学活动的本质区别:科学是对世界的理论掌握,立足于客体,通过理论思维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范畴的活动,目的是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知识满足人的理性需要,其成果是人的智力的物化形态,呈现为一定的概念体系。文学创造则是对世界的审美掌握,通过对世界的情感体验、感受、评价,力图表达主体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并把这种认识传达给别人,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其成果是人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物化形态,呈现为一定的形象体系。科学认识的因素在文学创造及其作品中已被情感化、诗意化、及审美化了。(2)文学活动与宗教活动:文学创造是一种具有话语蕴藉的审美意识形态生产,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受的基础上,力图揭示人的丰富性,弘扬人的价值,是要导向能充分地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力量。宗教是建立在对世界的颠倒的认识和虚幻的唯心主义臆想的基础上,以虚无的情感去祈求彼岸世界的幸福,通过对神的虚无世界的歌颂把人引向不可知的彼岸,使人忘却现实世界和否定人自身价值,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形态,是要导向超验的彼岸世界。

  (3)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的原因: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作品都表现出个人对生活独特感受和创作个性,文学创造活动主要是一种情感体验活动,而情感处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不受概念的严格约束,是一个最自由的心理领域,佃此,它在精神活动领域中是最自由和最富于个性的创造活动。3.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言语”与日常言语、科学言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文学言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

  如文档对您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谢谢!

  ①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言语”与日常言语、科学言语的区别:科学话语作为科学领域使用的言语,强调严谨的逻辑和风格,显得素朴单纯、千篇一律。日常言语由于发生在具体交往中,受到现实人际关系和具体语境的影响,较富于感情色彩和个人风格,但总的来说还是服从于说明的需要。文学言语突破了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比日常言语更富于艺术性、技巧性、个体风格,同时也更含蓄、多义、模糊、有限的言语中往往包含着无限的意蕴。(科学话语要求说理清楚、概念明确,日常言语较富于感情色彩和个人风格,文学言语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采用修辞形式来反映外部世界)②文学言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的原因:突破了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一般不作为说明的手段,而是作为描写、表现、象征的符号体系。与普通的言语有一定程度的背离,采用隐喻、暗喻、转喻、暗示、象征等形式来反映外部世界,表达主体的情思。正因为如此,文学言语灵活,在不同作家和不同语境中,用语千变万化,不断创新,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言语。4.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它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只有经过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才是文学创造的现实客体?①特点:整体性的社会生活,具有审美价值或经过审美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②原因: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当它处于自在状态时,仍不能成为文学创造的真正的现实客体,作家对生活的体验是一种审美的体验,是一种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比任何别的体验更具主观性。经过体验的生活才成为主客观统一的具体生活材料。5.能否说“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如何理解“作家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

  (1)不能。因为“主体’’的特定含义,即必须具有主体性。所谓主体性,就是人在与客体的特定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主动性、主导性即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没有主体性的人包括作家就不是真正的主体。“写作的作家”不一定具有主体性,如成为自然的奴隶或屈从于金钱而写作的作家就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主体。

  (2)人作为主体包括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和价值判断主体三种角色。文学创造活动主要不是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而是价值判断活动,作家属于价值判断主体,具体说属于审美判断主体,作家在创造活动中主要通过对审美客体的审美体验而对对象作出审美判断即审美评价。因此,可以把作家理解为美的体验者和评论家。进一步说,作家不仅仅体验和评价美,他还要通过想象去创造一个美的观念世界,给人们提供一个对象,即艺术作品,因而可以称作家为美的创造者。6.如何理解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

  (1)创造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评价以情感体验为心理特征。在文学创造中,主体对客体的审视总是以情观物,一旦客体与主体发生某种诗意的联系时,主体就会对它倾注全部热情。这种情感体验是非理性思考的结果。

  (2)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感性的直观为思维性征,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主要是一种感性活动,创作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始终是一种感性直观的思维形式。(3)情感体验和感受性直观是文学创造中主体把握客体的特殊心理活动形式。换言之,在

  如文档对您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谢谢!

  文学创造中,主体的情感体验和感性直观是连接主客体关系的纽带。7.如何理解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

  (1)客体“主体化”指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动地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又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主体始终处于主导性、主动性的地位并显示出能动创造性特征。

  (2)主体的“客体化”是指在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中,主体从选择具体客体开始到对具体客体的重塑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也就是说,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具体说,作家对具体客体的选择总是或明或暗地受到当时社会生活情形,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等多种生活因素的规定和制约。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一定的文化传统中,他选择何种生活为创造的具体客体,都必然受到社会生活这个“一般客体”的规定和制约。而进入具体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的一切创造性活动,包括虚构、想象、情感投射、观念移注等,都不可能离开具体客体进行纯粹任意的胡编乱造和情感发泄。甚至创造过程中客体还会改变原先的构思。从这个角度说,文学创造中,客体也使主体“客观化”了。(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概念+分析)

  8.为什么说文学创造中作为主体的作家始终处于主导性地位?(1)创造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对客体的选择上。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社会生活,包括物质世界和已客观存在着的精神世界,也称为“一般客体”。但文学创造所要反映的对象总是具体的,即生活中的某个方面、某个事物,称之为“具体客体”。文学创造反映社会生活,主体必须能动地选择“具体客体”作为反映对象。(2)创造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又集中体现在实际创造过程中对“具些客体”的剪裁、缀合、概括、综合、虚构、想象和情感化、观念化上,也就是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在这个过程中,客体被主体重新塑造,受到主体心灵的“洗礼”,而转化为表征一定意义的客观形式,转化为一种有意味的生动符号。就是说,通过主体的能动创造,生活客体终于转化为主客体统一的艺术品,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助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3)从对客体的选择到重塑,首先都是按照作家“内在的尺度”即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审美需要、审美目的、审美理想来进行的。不同的作家对生活的不同认识和不同的审美需要、审美目的、审美理想,他们所选择的具体客体和所创造的艺术作品也必然是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

  第七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材料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也是研究文学创造过程的第一起点。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获取材料的方式有无意获取、有意获取、实践获取、书本获取。艺术发现是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如文档对您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谢谢!

  创作动机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对整个创作过程起支配作用的或隐或显的意图(或意念),是具体的文学创造过程能否完成的关键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像、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1.为什么说文学材料具有主体性特征?文学材料,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取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1)从本质上说,文学创造的材料是以精神现象的方式通过记忆机制而储存在作家大脑中的有生以来的刺激或信息。(2)从来源看,文学材料的来源虽然只有一个,那就是客观的社会生活,但它们只有转化为精神现象,即记忆中的表象,才可能对作家的文学创造发挥作用。(3)从呈现看,文学作品虽以文字符号加纸张的物质形式流通于世,但其所负载的,乃是作家个体内在的某些精神现象及其活动。(4)从文学材料的获取渠道(有意、无意、实践、书本)和流程看,不管经由哪一种渠道,其流程都一样,即刺激或信息转化为文学材料,必须通过记忆机制进行,必须被储存在记忆中才能奏效。(5)有时,作家也使用笔记、卡片、摄像等方式来搜集材料,但目的无他,也是为了抗拒遗忘,使之更深刻地进入记忆,以便参与构思,激活思维。任何有意义的生活,若没有成为记忆表象,没有在作家心灵中留下痕迹,一句话,没有转化为具有主体性的东西,都很难成为文学材料,很难对文学创造起作用。2.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什么?艺术发现是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受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原则和煜倾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或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1)它是作家心灵的一种蓦然领悟;(2)它是作家独特眼光(即混融着思想原则、审美倾向以及个性、人生理想等内容而形成的一种定势)和非凡观察力的结合;(3)它是外在机缘的某一突出介质与作家某一内心体验的契合;(4)艺术发现的结果并不改变原来的事物(或事件),只是把新成分注入其中,以独特眼光在知觉中产生新创造物。为此,艺术发现是一部作品发生的契机,也是一次文学创造活动开始的“由头”。没有它,很难设想会有文学创造一连串活动的展开。可见,艺术发现心理特征是非常微妙和细致的。3.自己是否从事过文学创作?是否发生过灵感?若有,试述灵感的特点与个人体会,并尝试与直觉比较。

  是(1)灵感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他的外在形态是围绕某一主题线索(意念或形象)的思考获得突如其来的顿悟。它来临的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它的发生虽偶然,却一定是长期思考的结果。(2)比较:

  如文档对您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谢谢!

  ①灵感是长久思索、艰苦劳动之后的成果,直觉是从整体上对事物作出的突兀判断②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觉却往往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③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直觉则是得到推测性的洞察4.意识和无意识在文学创造中的意义何在?意识指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识地调动、分析和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机地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整体作品的心理能力。无意识指作家没有明显觉察到但暗中却对排列、组合材料发生作用的心理能力。意识和无意识共存于同一文学创造过程之中。(1)意识和无意识两种心理能力既有主从之分,又相互补充。所谓“主从”,即意识(理性)对无意识起着某种控制、压抑或引导、解禁的作用,这是因为,任何文学创造活动(包括意识流作品),在总体都是作家主体的有意识的理性的行为,而不是纯粹的神经症发作;所谓“补充”,即意识(理性)所提出的任务、目标等,往往需要依赖无意识的暗中活动(包括各种刺激、信息、符号、材料的碰撞、组合等)来完成。(2)在文学创造中,意识对无意识的制约作用还表现在:无意识在组合材料时所遵循的主导线索(或意念)是意识提供的;无意识活动的方向往往要靠意识指引。5.为什么说即兴不是凭空出现的?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在文字操作过迅速地创造出作品的状况。即兴不是凭空出现的。它需要:材料储备和感情积累;气氛和契机;综合心力的集中爆发,长久酝酿的产物;作家所禀受的天赋、气质等先天因素以及后天所掌握的本领、技巧有关。为此,文学创造过程是一个貌似神秘,实则充满着艰辛的活动。

  第八章文学创造的艺术追求

  艺术真实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有别于科学真实,它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艺术概括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法。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1.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作为文学创造的审美追求,“善”(助益社会进步与人生幸福)是其价值结构的核心,不是“善”的就不可能是“美”的,并且“善”与“美”的存在和呈现都要以“真”为根据和基础。因此,“真”、“善”、“美”及其统一便构成了文学创造审美追求的价值结构及内涵。2.艺术真实有哪些主要特征?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的原理。(1)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内蕴性、假定性、主观性、诗艺性。

  如文档对您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谢谢!

  (2)一切现实中存在的和历史上出现过的事物,都是生活真实,包括一些假象。艺术真实则是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内蕴(本质及其必然性)的揭示,作为自己求“真”审美价值取向,并表现在其创造的假定(虚拟)性的情境之中。因而,艺术真实乃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体现着主体对生活的能动性认识和把握。就致力于揭示和把握客体对象的内蕴而言,文学创造与科学活动虽然相通,但是科学活动的标的及过程讲求客观性。文学创造的认知则具有浓厚的主观性(主体性),即追求建立在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生活给予人文关怀的立场上的真实。与讲求实证性、精确性的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是作家“诗艺”性创造的产物,因而极富情感的感染力和心灵的震撼力。3.诠释艺术概括的价值意义并对下面鲁迅先生的一段话作出评述。(1)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所提供感性形态的假定性情境,是与社会生活的个别性、偶然性相联系的;而它所表现的社会生活的内蕴又是与其普遍性、必然性相联系的,这一内在矛盾在文学创造中是通过艺术概括的手段达到对立统一的,换句话说,艺术概括是创造艺术真实的基本途径。(2)鲁迅的这段创作谈道出了艺术概括的基本内涵。艺术概括是作家根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的方式,对富有事物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开放性题目)4.怎么理解文学中情感的价值和意义①文学创造既以艺术真实反应神火又以伦理情感的态度观察和评判生活,实现其价值功能。而在文学中,善恶的探索和表现常常伴随着强烈而丰富的情感,是感性的和主观的。情感源自善恶的判断,而且常常左右着判断,文学中的忧伤、欢喜、悲愤等情感总是与作品中人物的或善或恶的行为和形象联系在一起。善恶的形象会引发不同的情感,而创造艺术形象永远是文学创造的中心课题。②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可以从所谓的形象性问题上得到印证。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隐含着人的政治、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文学创造正是以这样的属性,在向人们展现真理的同时也向人们呈示着意义,并以审美情感数珠人们的心灵和激发人们的情绪的方式,发挥着它的审美意识形态作用。③情感是基于人的需要、观念等思想意识而对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评价。文学在创造艺术真实时运用“内在的尺度”,实际已把情感评价融入其中,因此,艺术形象都是理智与情感的统一,情感评价是文学创造的本质属性。文学创造正是以这一本质属性,在向人们展现真理的同时,也向人们呈示着意义——尚“善”的审美价值追求。④情感评价中的价值取向,体现为真、善、美。高尚品格与功利取向就是善的价值追求。文学作品对表现对象的情感态度高尚与否,归根到底是以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与人生幸福为价值标准的。只有有了高尚品格与正确的功利取向的文学作品才是优秀的文学作品。5.为什么说人文关怀是“善”的终极价值体现?谈谈你对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之间关系的理解。(1)就社会生活而言,人和人的价值在各种价值中具有首要的意义,或者说,“以人为本”

  如文档对您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谢谢!

  的价值理念理应是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而,作为文学创造的审美追求,人文关怀必然成为其尚“善”的价值取向的核心,亦即终极价值。(2)“真”是“善”的价值根据,“善”是“真”的价值取向,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血肉般联系在一起,文学作品为两种价值的交合。然而文学创造不存在规范化模式,作家有权让人文关怀在任何一个历史视点上展现,而不应当向他们提出诠释社会发展规律的非艺术要求。弘扬人文精神是文学创造的高于一切的使命。(提供参考)

  

  

推荐访问:浅谈文学社会学的特点 浅谈 社会学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