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矿精神观后感推荐7篇【通用文档】

川矿精神观后感推荐7篇为了进一步抒发自己观看影片后的感受,可以通过写观后感表达出来,大家在写观后感时一定要用心对待才行,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川矿精神观后感推荐7篇,感谢您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川矿精神观后感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川矿精神观后感推荐7篇

为了进一步抒发自己观看影片后的感受,可以通过写观后感表达出来,大家在写观后感时一定要用心对待才行,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川矿精神观后感推荐7篇,感谢您的参阅。

川矿精神观后感篇1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中国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从未停止过。

2021年10月16日,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在我们期待的目光下,随着“5、4、3、2、1”的倒计时声中,神舟十三号载着三名光荣的宇航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飞向了那神秘、美丽的太空。一转眼,六个月过去了,在这期间,宇航员们在空间站开展了一系列与地面互动活动,虽然相隔遥远,但咱们的心可不远!神舟十三号的成功发射,是祖国综合实力的彰显。祖国繁荣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在激励着我们不断努力,新时代年轻人不仅要有梦想,还要有追求梦想的勇气。只有将勇气化为动力,我们的梦想才有可能实现。

就在昨天,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的返回舱在甘肃酒泉东风着陆场降落,一开始,返回舱急速降落,穿过大气层后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出现在那蓝色的天空。随后,一个棒棒糖一般的东西冒了出来,是降落伞!返回舱有了降落伞的辅助,像一个蒲公英一样慢慢落了下来,“咚……”直立竖在戈壁滩中,接着,地面搜救队开始搜索是否有外星生物,并询问宇航员身体情况。一系列准备工作过后,医疗保健人员搭好架子,准备后轮椅随时等待宇航员出舱。第一个宇航员翟志刚出舱了,随后是王亚平及叶光富,他们再次呼吸到了地球上的空气,也让我们再次看到了他们那灿烂的笑脸。

作为第二个登上太空之旅的女性王亚平,她付出了许多高于普通人的努力,王亚平在学习中慢慢成长进步,让梦想从萌芽到绽放,在学习成长中适应环境、克服困难、调节压力,成为一名出色的航天员,也让我们明白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深刻道理。

“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问”问天、“天宫”揽胜、“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一个个饱含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与文化传承的任务,一次次展示着中国航天勇攀科技高峰的探索成就,展现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是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够触摸到并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中国航天人的浪漫是把满天神话变成现实”。的确,浩瀚太空里越来越多的中国航天身影,正在将中华民族对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怀,谱写成探索太空的现实诗篇。根据安排,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们在轨驻留6个月,中国人将第一次在太空中度过春节。期待除夕守岁时,我们能够第一时间听到同胞来自太空的祝福。

川矿精神观后感篇2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程中,中国航天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作为新时代组工干部,当带头弘扬航天精神,汲取奋进的力量,做推动党的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秉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特别能吃苦。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航天人迎难而上,运筹帷幄,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航天人的巨大付出。没有航天人的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埋头苦干,就没有航天事业的“苦尽甘来”。组织部门文字材料多、无形的工作多、临时性的工作多、面向的部门和涉及的人员多。在任务重、责任重、压力大的情况下,仍有许多“坚冰”需要突破、“堡垒”需要攻下。面对这些“坚冰”和“堡垒”,组工干部更应义不容辞,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压力放在心上,在涉深水、破坚冰中淬炼“金刚钻”,在能吃苦、肯吃苦中耕好“责任田”,在深入基层实践中历练能力,在埋头苦干中磨炼意志。

激扬“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气概,特别能战斗。面对困难,中国航天人披荆斩棘、所向披靡,面对挫折,他们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成就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组织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原则性强,这就决定了组工干部必须“敢”字当头,时刻以“战斗精神”展现党性原则,锤炼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遇到问题时迎难而上、遇到矛盾时主动靠前、遇到歪风时敢唱黑脸,时刻保持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真抓实干的务实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一切以人民群众为本,一切以服务基层为主。

展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品质,特别能攻关。载人航天科技是当代科技的前沿阵地。一路走来,中国航天人脚踏实地,团结协作,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在尖端科技领域斩关夺隘,高奏凯歌。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组织工作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唯有创新才可能找到解决办法。组工干部必须认清新形势,适应新常态,顺势而为,大胆摒弃四平八稳、按部就班、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的思想和做法。敢于从老办法、老套路中解脱出来,以新的举措创造组织工作的亮点和品牌,使组织工作与时俱进,永葆生机活力。还要敢于迎难而上,在关键时期和危急时刻,冲在最前面、站在最前沿,顶得住、压不垮,以实际行动诠释组工干部坚强党性。

保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品格,特别能奉献。为了成就载人航天飞行的伟大事业,中国航天人无私奉献、默默耕耘,不求名利地位,不计个人得失,慷慨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聪明才智、甚至宝贵生命。讲奉献是组织部门的优良传统,选择了组织部门,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清苦与寂寞,组织部门工作繁杂,大到党的各项学习活动、干部考察,小到党员干部的一份档案材料,无不需要组工干部认真地参与、收集。作为组工干部更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职业道德,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甘于奉献、乐于工作,正确对待得与失、荣与辱,只要是组织需要,不管有多大的困难,组工干部都要默默承担,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川矿精神观后感篇3

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文昌航天发射场视察时强调,文昌航天发射场是我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场,是我国深空探测的重要桥头堡,在我国航天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坚持面向世界航天发展前沿、面向国家航天重大战略需求,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创新突破,全面提升现代化航天发射能力,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仰望“星辰大海”,脚踏发射实地。我们不能忘却纯净的初心、团结的力量和崇高的精神,要扬“一流”鸿鹄之志,逐九天揽月之梦。

扬“一流”鸿鹄之志,逐九天揽月之梦,莫忘“安全帽下晒黑脸”的纯净初心。唯有坚守最初的心,方能走最远的路。从长七、长五首飞,天问、嫦五问天,到执行我国空间站建设阶段发射任务,再到今年我国将完成空间站建造任务,天舟四号、五号货运飞船和问天、梦天实验舱将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文昌航天发射场能够一路踏着星辰走来、面向未来,在于她从未忘却过自己的初心使命。文昌航天发射场虽然独具“纬度低、发射效费比高”“射向宽、安全性好”等优势,但其发展前进道路上也潜藏着超强台风恶劣气候、工作条件艰苦等艰难险阻。曾几何时,“天天汗水湿衣裳,地源小学住板房。安全帽下晒黑脸,电动车上业务忙”,这就是发射场里劳动和工作的生动写照。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们不能忘记初心使命。

扬“一流”鸿鹄之志,逐九天揽月之梦,莫忘“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力量。曾几何时,许多村民得知文昌航天发射场将落户家乡,激动地说:“这是国家大事,也是我们老百姓的大事,希望我们家乡能尽快变成发射场,让‘嫦娥’‘天宫’从这里升空。”村民们为了支援发射场建设,把学校楼房捐给发射场建设指挥部,后来航天人在发射场附近建起了航天小学。当发射场上的火箭轰隆声与校园里的琅琅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时,无数航天报国梦就从这里起航腾飞了。村民们说:“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才能挺直腰杆。你们火箭能打多高,我们的头就能昂多高!”没有村民们对航天事业的大力支持,航天发射场无以建成;没有全国人民对航天人逐梦太空的支持,航天强国无以建成。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们不能忘记团结的力量。

扬“一流”鸿鹄之志,逐九天揽月之梦,莫忘“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崇高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文昌航天发射场时强调,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要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都是支撑文昌航天发射场航天人追梦奋斗、创造奇迹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们脚下看似踏着星光,实则步步向着高峰和险峰攀登,用脚步丈量着星空探索的长征路。“为了任务不惜一切、为了任务义无反顾”,这是发射场全体科技人员的战斗口号;“越是艰险越向前”,这是发射场先锋者们的昂扬奋斗姿态。扬“一流”之志,逐九天之梦,我们要大力弘扬这样的崇高精神。

川矿精神观后感篇4

“西迁精神”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的传承和发扬,是我们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源泉。在那样的年代中,依然能够坚持这种教育精神,心怀天下,为祖国的事业无私奉献,是一种大智慧,一种超越个人利益将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的价值观。

今天我们学习“西迁精神”就是要学习交大人关键时刻为国担当、为国奉献的精神。把个人的得失放到身后,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这个国家命运之中,把对祖国的热爱、对时代的热忱,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同心协力砥砺奋进;高举英雄主义旗帜,将人生的勇气凝聚在克服任何艰难险阻上;高举乐观主义旗帜,跟着党走,去迎接中华民族更加灿烂的明天。

“西迁精神”激励着我们敢为人先,克服创业中困难的勇气,也激发了我们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奋斗的使命感,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国家的宁静生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许多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成为了义无反顾的逆行者,正是全国人民团结一致,逆行者们舍小我,为大我的牺牲精神,我们交上了令全国人民满意的答卷。

胸有爱国情怀,干有强国之力。西安交大为国家、民族而生,也将永远把党和国家的发展作为奋斗目标。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学习西安交大厚重的治学精神、坚实的创新步伐、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作为预备党员的我,应该立志学习“西迁精神”,努力学习理论文化知识,坚定不移跟党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切实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川矿精神观后感篇5

3月5日和平常一样,可能是忙碌的一天,可能是开心的一天,可能是糟糕的一天,可能是惊喜的一天。无论这一天是好是坏,你都会想起今天是什么日子。它不是生日,也不是忌日,更不是结婚记念日,它是特殊的一天,特殊到你愿意在这一天做一些除工作之外的事,当这件事顺利结束的时候,仿佛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今天特殊的事,正是这件事,所有中国人都在通过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它。它就是“雷锋精神”!

在今天,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应尽的特殊使命,因为我的心中有雷锋这个特殊人物的事迹,也正是不断的激励,让他成为中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人物。雷锋没有那些明星的大新闻,他只是个战士。

在我的心中,我认为雷锋既苦又快乐。苦的是仅仅活了20年,虽然我知道是由于不小心被砸重身体而死去,但是我总觉得他不应该死去。当然,这是不能实现的,但是我可以去想象,想象他曾经的面貌。快乐的事就没有那么的平凡,因为他所做过的是事,都让所有人为他赞叹不已!他不因为金钱而助人,而是为了“助人为快乐之本”的标准去做;他不因为名誉而帮助别人,因为他“做好事从来不留名”。他的一生没有任何痛苦,既使有的话也早已经被埋葬,让我永远看不出来他因为痛苦的表情和举动。

雷锋的一生虽然都充满了坎坷,但是他并不放弃追求助人的精神,他对他的一生充满无限的期望。

我心中的雷锋是山,无论生死都愿意助人;我心中的雷锋是水,无论来回都愿望尽力;我心中的雷锋是花,他的绽放让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花;我心中的雷峰是树,他的坚强挺拔让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树。

今天,让我们“学习雷锋好榜样”,学习他的乐于助人,学习他的“活雷锋”精神!

川矿精神观后感篇6

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因陋就简,不是不能超越前辈,否则技艺就不会提高。当传统工艺遇上新工艺、新技术,传承与创新有机融合便成为一种必然,这或许能够称为新工匠精神吧在“中国制造2025”中,创新是勾勒蓝图的一条主线。其战略任务和重点,第一项就要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本事。这证明,创新是提升中国制造的基础,没有创新带来的活力和动力,中国制造只能原地踏步。

一国之产品质量,往往被视为一国之礼貌程度;一国产品之信誉,往往是一国之国民尊严。

无论是工匠精神所制造的产品,还是它所体现的职业道德,乃至背后人的素质,都与一个民族的尊严、生存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日本以精细化工业闻名于世,追踪溯源,正是他们匠人文化的底子,正如日本大企业家稻盛和夫所言:“企业家要像匠人那样,手拿放大镜仔细观察产品,用耳朵静听产品的"哭泣声"。”互联网时代,注重用户体验、提高用户黏合度仍是企业的核心工作,要让用户以拥有自我的产品为傲,靠的正是与众不一样的那点沉潜功夫,或者说就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也一向流淌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一部中华礼貌史凝聚着历朝历代工匠们的智慧和创造,工匠精神造就我们民族的百业兴旺、空前繁荣。

工匠精神在我国有深厚的传统基因,我们应当回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当中,去提炼和梳理属于我们自我的工匠精神,并将之传承和延续下去。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强国必须先强质。追求精益求精、质量至上的工匠精神是制造业的灵魂,必须把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作为强国战略的两大支柱。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才能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

工匠精神的塑造并非“一日之功”

从个人、社会到国家,无论是创新创业之路,还是民族复兴大业,都需融入务实求精的工匠精神。但社会对工匠精神的轻视已经很久了,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将工匠精神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更加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有利于工匠精神养成的制度体系,牢固树立滋养工匠精神的价值体系。唯有如此,我们的民族方能赢得更多尊重,中华礼貌方能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辉。

发扬“工匠精神”,从我做起。检察人员的“工匠精神”还包含着克己奉公、严于律己的精神内涵。在真正的“工匠”看来,工作是修行,作品是修炼。“匠心”应当是一颗纯粹之心,私心杂念只会消磨“工匠”对作品追求极致的恒心和执念。世界再嘈杂,“工匠”的内心必须是安定的。我们需要静下心、多钻研、专注当下、投入工作。案管办是检察机关的窗口,代表着检察机关最直观的形象,同时也是检察机关自我监督制约的部门,在监督推进规范司法行为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自我作为检察院的一员,作为案管办的一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工匠精神”作为支撑,俯下身子,沉下心来,像一名工匠一样,把工作当成一门艺术。秉承“工匠精神”——专业专注,精益求精。案管办需要对检察机关办理的案件实行统一受理、流程监控、案后评查、统计分析、信息查询、综合考评等,这些都需要专业的知识,在平时的工作中自我会不断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自我的本事。在工作中自我还要时刻充满敬畏感,对工作慎重、负责,因为如果没有这种敬畏感,就不可能入心,既入不了心,也就不可能专注地从事工作。在专业专注的基础上注意总结创新,精益求精。秉承“工匠精神”——一丝不苟、一以贯之。法律是严肃的,我们作为法律的

实施者更应认真认真再认真,因为有时的一个不细心可能对当事人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损害司法公信力。在平时工作中,比如受理案件填写案卡时,比如审核全院案件报表时等等工作中都要怀着一丝不苟的态度完成自我的本职工作。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要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学习和积累中,强素质、长本领,努力成为业务精英。

川矿精神观后感篇7

今天我读了《雷锋故事》这本书,我被雷锋的高贵品质感动了。

雷锋四岁时,爸爸被党军队和日本侵略军抓去当挑夫,遭到毒打后经常吐血,有没有钱医治,不久就去世了。之后哥哥弟弟相继死去,妈妈悲痛欲绝,在一年的中秋节悬梁自尽,雷锋在幼小的年纪就上山砍柴来补贴生活。雷锋从7岁就成了孤儿了,从小就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幸福,我们一定要珍惜,好好学习!

文章中有一个故事让我很难忘,在洪水来临的时候,雷锋不顾自己受伤的手加入了和洪水作斗争的猛烈搏斗中,他的铁锹没了就用手挖,挖的时间长了,原本受伤的手就被磨破了,流了好多血,尽管这样他顾不上疼痛,继续在挖。当他看到兄弟连队的一个同志没穿雨衣,就把自己的雨衣给了他。这个故事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雷锋不顾艰险,不畏困难,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奋不顾身的革命精神。

1962年,是个不幸的日子,这天上午点钟,细雨霏霏,雷锋和他的助手驾驶着汽车回来,到了驻地他跳下汽车,就招呼助手把车开到另一个空地上去,准备把车身上和轮胎上的泥泞洗净,可是他的助手在开车时一不小心碰倒了一根粗木桩,不幸的是木桩正砸在了雷锋的头上。年仅二十二的雷锋就这样和我们永别了!读到这儿,我心里真的很难过,这样一位不顾自己安危只为他人着想的好人就这样失去了年轻宝贵的生命。

我们要像雷锋那样,拥有高贵的品质。不管在学习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天天向上”,时刻准备着,做一个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推荐访问:川矿精神观后感推荐7篇 观后感 精神 推荐